新闻中心

范志毅力挺王钰栋留洋:别让高薪成为中国足球的 “温柔陷阱”


当 18 岁的王钰栋在对阵巴林的世预赛中完成绝杀时,范志毅那句 “必须送他去国外” 的呐喊,撕开了中国足球的深层困境。这位前国足队长不仅是在为一颗新星的未来发声,更是在呼吁打破阻碍中国球员留洋的系统性枷锁。

范志毅力挺王钰栋留洋:别让高薪成为中国足球的 “温柔陷阱”

一、留洋的 “生死时速”:18 岁的关键窗口

王钰栋的履历堪称惊艳:16 岁完成职业首秀,18 岁创下国足球员近 15 年最年轻登场纪录,本赛季中超 8 球 4 助攻的数据位列本土射手榜前列。但这些光环背后,是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致命悖论 —— 当日本 U18 球员已能通过 J 联赛 “卫星俱乐部” 机制无缝衔接欧洲梯队时,王钰栋这样的天才却面临中超俱乐部的天价合同诱惑。浙江队为其开出的续约合同延续至 2029 年,看似 “保护” 实则可能成为困住千里马的牢笼。

范志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当年张琳芃因俱乐部 “不放行条款” 错失留洋良机,王大雷 19 岁时申花为其标价 1 亿人民币,这些前车之鉴正在王钰栋身上重演。日本足协通过设置 U18 球员转会费上限(300 万欧元)鼓励留洋,而中超俱乐部动辄为年轻球员标价上亿,筑起留洋的铜墙铁壁。这种短视的 “保护”,恰恰是范志毅痛斥的 “温柔陷阱”。

二、范志毅的破局之路:从英超老兵到留洋推手

作为中国足球史上最成功的留洋球员之一,范志毅深知海外历练的价值。他在英超与亨利对抗的经历,让他敏锐捕捉到王钰栋身上的相似特质 —— 速度、自信与大心脏。如今他动用个人资源,直接联系法甲欧塞尔队老板周总推动转会,正是希望复制当年孙继海留洋的成功路径。

欧塞尔的中资背景(周总为中国商人)为这次留洋提供了独特契机。该俱乐部此前已邀请中国 U15 国少队赴基地集训,并建立中文教练团队解决语言障碍。这种 “定制化” 留洋方案,恰好能缓解年轻球员的文化适应压力。正如武磊在西班牙人时期通过 “战术翻译” 快速融入体系,王钰栋若能登陆法甲,将获得比国内更系统的技术打磨 —— 他目前 68% 的中超过人成功率,在欧洲高强度对抗下可能成为致命短板。

三、中国足球的留洋困局:体系之殇与破局之策

数据显示,日本旅欧球员达 451 人,韩国孙兴慜更以英超金靴创造历史,而中国目前仅有 4 人在欧洲二级联赛挣扎。这种差距背后是青训理念的鸿沟:日本足协设立 “球员海外发展支援课” 提供全流程服务,韩国实行 “兵役奖励制度” 鼓励留洋,而中国球员留洋常因俱乐部利益冲突半途而废。

王钰栋的留洋之路,正是检验中国足球改革决心的试金石。范志毅提出的 “三方重构” 方案值得深思:俱乐部应效仿多特蒙德设置 “回购条款 + 二次转会分成” 保障利益,足协需建立留洋补偿基金(参照日本每输出一名球员补贴 300 万日元),球员本人则需通过社交媒体运营降低文化隔阂。唯有打破 “保护即禁锢” 的思维定式,才能避免重蹈陈涛、张琳芃等前辈的覆辙。

当王钰栋在绝杀后说出 “2030 年见” 时,整个行业都该听见时钟的滴答声。若继续困守高薪舒适区,中国足球不仅将错失这颗新星,更可能在亚洲足坛的竞争中彻底掉队。范志毅的呐喊,是一个老兵对中国足球最后的深情 —— 留洋不是万能药,但不留洋注定是慢性毒药。

DB旗舰官网